a+ a- print

2024年 10月 9日

慶祝對談集發行滿四十週年:「人間革命」的呼籲

奧鋭李歐・貝恰博士與池田大作會長第四度會晤。
貝恰博士與池田會長於1982年1月在東京第四度會晤

羅馬俱樂部、第五元素(Fifth Element)以及創價學會在英國SGI和應用佛教中心(Centre for Applied Buddhism)的協助下,於2024年10月8日至10月9日,在英國SGI的全國性會館塔普魯庭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正是人間革命之時:通過內在變革與相互學習促進行動」(It’s time for a Human Revolution! Sparking action through inner transform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的研討會。

世界各地的資深學者、活動家以及青年齊聚一堂,當中亦包括羅馬俱樂部的青年網絡「百分之五十」(50 Percent)的代表們。研討會吸引了150名人士到場出席,10月9日的直播更有逾450名人士參與。

該活動是紀念羅馬俱樂部的聯合創辦人奧鋭李歐・貝恰(1908-1984)博士與池田大作(1928-2023)會長的對談集《二十一世紀的警鐘》發行滿四十週年及羅馬俱樂部的報告《學無止境》發布滿四十五週年的聯合項目中的一環。活動主旨探討內在變革──即貝恰博士與池田會長皆闡述的「人間革命」概念,這對建構可持續且和平的社會至關重要。

於10月研討會舉行前,在8月28日曾舉行過發布該項目的網路研討會,前羅馬俱樂部聯合主席曼費拉・蘭費爾也在會上發言。

對話與行動的精神

創價學會與羅馬俱樂部聯合舉辦了名為「正是人間革命之時:通過內在變革與相互學習促進行動」的研討會。
2024年10月9日所舉行的跨世代專題討論會

10月8日的活動上,英國SGI的理事長賈絲廷・馬錢特(Justine Marchant)致歡迎詞,羅馬俱樂部秘書長卡洛斯・阿爾瓦雷斯・佩雷拉以及歐洲SGI聯合議長羅伯特・哈拉普(Robert Harrap)隨後也發表談話,哈拉普聯合議長強調了池田會長與貝恰博士雖然雙方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卻能透過對話找出解決人類共同挑戰的方法,他也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他會以兩人為榜樣持續努力。

專題發表內容探討內在變革如何能夠帶動社會變革。在意大利,由青年所領導的廢核運動Senzatomica的艾麗絲・費拉里奧(Alice Ferrario)就「人類與自我」、羅馬俱樂部的會員凱里瑪・卡道伊(Karima Kadaoui)就「人類與他者」、SGI聯合國相關事務辦事處的亞歷山德拉・雅子・古森斯-石井就「人類與自然」各自發表了見解。

與會者接著進行了小組討論,深入探討上述相關的不同面向。各組皆安排了特別培訓過的主持人,以確保與會者們都能深入傾聽並互相交流彼此的觀點。

內在變革──改變社會

羅馬俱樂部秘書長在此次研討會上發表專題演說。
羅馬俱樂部秘書長卡洛斯・阿爾瓦雷斯・佩雷拉發表了專題演説

10月9日,在一場同時以線上和實體方式進行的混合型會議上,歐洲SGI的聯合議長蘇珊娜・普里查德(Suzanne Pritchard)強調了促進每個人內心轉變的人間革命,能夠從根本上轉變社會和環境。

卡洛斯・阿爾瓦雷斯・佩雷拉發表專題演說,指出貝恰博士充滿希望的願景。他提到貝恰博士所要傳達的訊息從來不是悲觀主義,而是樂觀主義,強調探索的精神對於克服困難的重要性。貝恰博士亦主張人間革命此變革的力量,是在社會中實現個人與社區共同繁榮的關鍵。

學者們與青年代表們隨後參與了跨世代的專題討論會,當中包括個人反思、朗誦鼓舞與會者們的詩作。

從以「自我」為中心轉為以「生態」為中心,從「我」變成「我們」

羅馬俱樂部與創價學會於今年8月發起的這項更廣泛的項目,旨在促進對話、從各個面向探討內在變革與系統性變革的關係,以應對當前的全球危機。在8月的一場訪談中,羅馬俱樂部聯合主席桑德里娜・迪克松-德克萊夫(Sandrine Dixson-Declève)提到:

「奧銳李歐・貝恰博士及池田大作會長均奉行人本主義,他們也都明白,為了更懷有人本意識及更謙遜的態度,人間革命與演進有其複雜性和必要性。兩位同樣清楚看到,……透過個人轉變以及廣泛的社會變革,從以『自我』為中心轉為以『生態』為中心、從『我』變成『我們』的迫切需求。」

這項聯合項目將持續兩年,內容包括網路研討會以及社群媒體上的宣傳和討論,以維持熱度並激勵人們持續採取行動。

影片:《二十一世紀的警鐘》。
歡迎點擊觀看影片

歡迎點擊觀看影片。

來源: 2024年8月24日、11月5日《聖教新聞》

分享此頁內容

web share